笔趣阁

最新小说>风雨大宋女主几个 > 第462节(第2页)

第462节(第2页)

杜中宵道:“岂止是重炮带不走,一般的炮也太重了,无法用牲畜驮负。此次你多带马匹,即使是步兵,也尽量做到骑马。现在幽州还有大量马匹,应该足够了。”

刘几称是。

赵滋道:“现在最关键的是快。契丹将领献城,是难得的事情,不要错过时机。虽然现在契丹没有压制他们的实力,时间一长,可就难说了。而且幽州一战败后,契丹内部一直争论不休,到现在还没有定下谁是新皇帝。乘此良机,我们大军迅速北进,一举定乾坤!”

刘几看着地图,点了点头。从幽州到榆州,路虽然是有,不过都是在山中穿行,很不好走。

五万大军,一直赶山路,其实很不容易。后边的粮草运输,急切间组织不起来,只能够由契丹补给。

刘几最担心的,就是几个献城的契丹将领,到底是不是真心。不要自己数万大军到了契丹境内,他们又不献城,无法找到粮食,可就麻烦了。年前契丹缺粮的惨状,刘几没有忘记,可不想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如果他们真能献城,供应粮草,那就没有问题了。

杜中宵道:“这一路上,都是山路,行走极是不便。你五万大军,其实并不容易。幽州出发,每人带十日粮,路上食用。十日之内,必然是到北安州了,在那里再补充粮草。记住,军队每次出发,一定要带粮草。最少要够五日之用,以免意外。只要契丹守将拒绝献,就立即进攻,千万记住,不要让军队饿了肚子。军中缺粮,很容易发生乱子,出兵在外,此要谨记。”

刘几叉手道:“太尉放心,我自会小心在意。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契丹将领不真心献城,而只是引我入其毂中。只要契丹不出乱子,应该就没有问题的。”

杜中宵道:“如果契丹人出尔反尔,那就不要客气。尽全力进攻不献城的城池,下城之后,把其守将杀了就是。你五万人,虽然炮火少,契丹应该是也防不住的。”

刘几点头:“下官明白。”

赵滋道:“此次进攻大定府,路程不近。而且刘太尉先行,可能要在榆州等些日子。这些日子,我们不会再向北派兵,全靠契丹降将守道路。这段时间,刘太尉一定小心,不要跟契丹降将闹别扭。只有等王凯和贾逵两军到了幽州,杜太尉才会带大军北上。”

杜中宵道:“说到底,之所以派你率大军先走,是为了吃下这些契丹降将献的城池。去的晚了,怕契丹发觉,想出办法,我们机会错过。所以最开始,你要委屈些。”

刘几道:“太尉哪里话,下官既为将领,自该带兵为国事尽忠。”

杜中宵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这一仗,大军翻地燕山,并不容易。契丹人不献城,我们就要多做许多准备,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中原北出,岂是易事?”

三个人看着地图,仔细商量着刘几全军行程。从幽州进攻大定府,路线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到赤峰以南,全部都是山路。契丹不献城,路上只要守住几个要点,就够宋军头痛的了。

没有马镝南来,杜中宵本来打算的,不是进攻大定府。而是从河曲路出发,先进攻上京,而后从侧后绕击中京道。契丹将领献城,最重要的燕山天险一下子到了手中,事情就简单多了。

中原北上,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其实只要中原王朝正常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并没有多么强大。只要有一二十万人,就足够能占据上风。但一二十万军队,北方大部分地方,当地粮草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如果从中原运粮,成本就过于高昂。可能要集河北、河东两路全部民力,不但是粮草,还要青壮去当运粮民夫,才能支撑起来。

这样的仗,对于中原来说,也是很难的事情。一次出击,除了作战军队,就要动用百万民力,天下扰动。所以中原打北方,往往是先分化,每一部的兵力都不多的时候,出动小股部队作战。北方真正统一起来了,中原想北进也很难。而游牧民族南下,可以从中原抢掠,压力就小得多。

现在有铁路,杜中宵的解决办法,就是用铁路一直修过去。只要铁路到的地方,中原军队就没有了后勤压力,军事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第139章没有道理

过了檀州,就进入了山区。一路上静悄悄的,连个行人也见不到。几十里路没有人烟,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见到一座小村落,有三户人家。

刘几看看天色,对马镝道:“我们在这里歇了吧。明日应该就到北安州了。到了那里,我们补充些粮草,便继续前行。出发前杜太尉说过,要以最快的速度到榆州。”

马镝道:“也好。这里是思乡岭,翻过山去是新馆驿。”

刘几道:“今日前锋应该到卧如来馆,离着北安州城不远了。不知北安州守将知不知道我们来。”

马镝道:“自然是知道的。新馆就有驿马,那里的人自然早早就去知会州里了。”

两个人说着闲话,一起下了马,到了小村子外。

这村子三户人家靠打猎为生,平时路上人多的时候,也兼做客店生意。从耶律洪基南下,这里就商旅断绝,几乎半年没什么人了。他们买些日用品,要走几十里山路。

到了村口的人家,亲兵带着一个老者上前来,道:“太尉,村子里的人见军队来了,青壮都躲到山里去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家。”

刘几对老人道:“敢问老丈贵姓?我们是大宋军队,自己带着吃食,不抢你们。”

那老者看着有些恐慌,行礼道:“回官人,小的刘闻,村里的人叫我刘太公。”

刘几笑道:“我们倒是同姓。你不必惊慌,我们在你这里歇一夜,明日一早做行。住你房屋,会给你算房钱的。看你这里,一间房算二十文钱,好不好啊?”

刘闻道:“官人,这里已经半年没什么行人了,要了钱有何用处?若是给,不如给小的些盐。许多日子没有出山,我们这里盐缺得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