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小说>大佛首楞严经净界法师 > 第十四讲(第1页)

第十四讲(第1页)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页。我们讲到十番显见的第一大科,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本经的第一大段是讲“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圆三谛理主要是两个观念,就是我们在了解我们这一念心的时候,第一个了解它的不变的体性,第二个要了解它随缘的作用。我们习惯性的想法,是在随缘这一部分:你看我今生是一个人,我就把人来当作我生命的自体;我来生变成一只蚂蚁,我就变成以一个卑劣的蚂蚁为自体;蚂蚁的罪业受完了,我过去的持戒布施的善业起现行,我就变成一个庄严的天人,又以庄严的天人为自体。所以我们这一念心,习惯性向外攀缘。就是在因缘当中,迷失了我们自己的本性。我们很难回家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流转一直不会停止。为什么这个人死了以后又创造一个生命呢?因为我们妄想一直没有停止,所以轮回不会停止的。祖师慈悲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你的“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我们习惯性地心是这样出去的;这个时候它这样子进来——就回光返照了。你不要老是向外攀缘。你看拜佛也向外攀缘,读经也是向外攀缘,你现在要开始眼光向内:我生命的原点是什么?我从什么地方来?我“父母未生之前”是什么面目?就是本经说的那种寂常心性。

你说:诶,我找到寂常心性干什么?非常重要!第一个,你能够起菩提心,你相信你可以成佛。因为你找到你的寂常心性,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就相信所有的烦恼是可以断除的,因为它都不真实;你相信所有的善法波罗蜜都可以成就的。所以,我们今天的菩提心是依止寂常心性而建立的。第二个,净土宗往生的信心也是根据寂常心性建立的。你看,我们是罪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你凭什么跟他感应道交?从因缘上来看我们是配不上的,我们一点都不配。阿弥陀佛的国土是阿弥陀佛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没有份。之所以感应道交,是因为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本性相同,在本性当中“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所以我们研究大乘佛法要掌握两个主题:一个是随缘性。随缘性讲到因缘,那就是差别。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每一个人各式各样,没有两个人、两个众生完全一样。但是讲到不变性的时候,如大乘佛法《华严经》和《法华经》,最后怎么样?入不二法门,自他不二。我们从这么多的差别当中,找到我们每个众生的共同点。我们跟众生有一个交集的地方。我们的心跟佛陀假设没有共同点,那完蛋了,佛陀要救我们都没有办法。什么是共同点呢?把我们这一念心归零,把因缘法归零,佛的因缘法也归零。两个人都把心带回家的时候,大家就入不二法门。佛的本性是“如”,众生的本性也是“如”,一如无二如。所以你看,所有的本尊相应法,一定要通达“自他不二”,你念佛才能够产生真实的信心,真实能够带业往生。这个就是本经所要明的所谓的大乘不二的法门,所谓的寂常心性。

癸二、约客尘显见性不动。分二:子一、默请。子二、正示。

好,我们看第二段,约客尘显见性不动。

佛陀再一次从不同的角度来明见性的道理。这个地方是约“客”。客人是相对主人来说的。主人他没有来去的相,客人是来来去去,叫客。这个灰尘是相对于虚空而言。虚空中有很多灰尘,虚空是不动摇的,灰尘是上下左右摆动的。从客人跟灰尘的生灭当中来显现见性是不生不灭,是不摇不动的。因为它必须通过因缘的对比,去显现寂常心性的相貌。

子一、默请

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默请;第二段,正示。

我们看默请。看经文: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默请就是阿难尊者他不是用开口来启请,是用默然的方式,是用一种行动的方式,来请佛陀继续慈悲地开示见性的道理。

阿难尊者听到佛陀前面所说的“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所谓的盲人,你看他眼根败坏,他也能够见,只是他见到暗相而已,但是他能见的心性并没有破坏掉。因为他过去有那个业力,所以他看到的一路都是暗相。那是业力的关系,是因缘的关系,跟见性是没有关系的。听了这个道理,他跟整个法会大众,闭着嘴巴表示默然。

这个默然,古德说,可以说阿难尊者到这个地方是言穷理尽,无话可说了。但是他还没有完全地开悟“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寂常心性,所以这个时候希望佛陀慈悲再加以详细的开示。但是他并没有讲话,只是默默地坐在那个地方,心中很虔诚、手合掌,眼睛看着佛陀,期待佛陀进一步的开示——就是以默然的方式来启请。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古德说这一段默请的道理有两层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一个,阿难尊者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到前面的初番显见,到这个地方他跟之前不一样。你看,佛陀讲完一个观念,阿难尊者又提出一个问题;佛陀破斥,阿难尊者又提出一个问题。那疑惑是相当的多。到这个地方,阿难尊者可以说是言穷理尽,无话可说了。对于妄想是什么相貌,什么是生灭心与不生灭心,已经有一点初步的概念。也就是说,他对整个真如本性已经能够初步地直下承当。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阿难尊者虽然能够初步地直下承当,但是因为习气太重——你看我们平常六根接触六尘,有几个人心地法门是这样回光返照的?都是这样心随境转。这一条路太熟了,我们这条路走得太习惯了。因为迷惑太久了,只是一番的开示,不足以破除我们心中的障碍。虽然说佛陀讲的道理他都能够接受,但是他希望佛陀您再给我开药,因为这个病太重了。随顺六根攀缘六尘,向外攀缘的这条路太熟了,所以他请佛陀再进一步开示。

子二、正示。分三:丑一、征名验解。丑二、现相证成。丑三、结会责失。

既然阿难尊者有这样的一个心境来启请,佛陀就正式地开示:我们众生心当中,什么是生灭?什么是不生灭?把生灭跟不生灭的道理开显出来。这当中有三段:一、征名验解;二、现相证成;三、结会责失。

丑一、征名验解。分三:寅一、如来问。寅二、陈那答。寅三、如来印可。

佛陀征问阿若憍陈那的名称,来考验在座的比丘是怎么去解悟空性的道理的。也就是说,佛陀刚开始并没有直接回答,佛陀请在座的长老比丘来回答当初是怎么觉悟空性的,佛陀再作印证。佛陀先征问名称然后再开解。这当中有三段:第一个,如来问;第二个,陈那答;第三个,如来印可。

寅一、如来问

我们看如来问。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这个时候佛陀展开自己的兜罗绵手,就是非常柔细、非常洁白的、具足网缦之相的紫金光手。张开他的五轮指端,教诲阿难尊者跟与会大众说:我最初成就佛道的时候,来到了鹿野苑当中,度化阿若多等五比丘。

这一段我们说明一下。

佛陀当初出家,是在夜晚的时候骑了一匹白马,不告而别,偷偷地离开了王宫,到了森林当中去修习苦行。净饭王在第二天早上一觉醒过来找不到王子,非常紧张,就派人四处去找,后来找到了悉达多太子。但是这个时候太子表明了他的心境,他绝对不再回去。国王没办法了,就在贵族当中派出了五个年轻有为的年轻人来保护太子,或者说是照顾太子,做太子的侍者,就是后来的“五比丘”。这五个人就追随佛陀来到了苦行林,修学苦行。到最后实在太痛苦了,一天吃一麻一麦,这五个人当中有三个受不了苦行就离开了,剩下两个跟在佛陀的旁边。

后来经过六年的苦行以后,佛陀体验到一个道理:原来悟道在心,非关形骸。觉悟是心地法门,你把色身弄坏了也没有用。古德说的,这个车子你把它打坏都没有用,关键在牛。牛不动,你要打牛,不能打车子。所以这个时候经过六年的苦行,佛陀就接受了牧羊女以羊奶所做成的乳糜粥,来增加自己的体力。这两个跟随佛陀修苦行的人,看到佛陀吃了乳糜粥,以为佛陀退了道心。他们两个喜欢修苦行,后来也离开了。那么,佛陀吃了乳糜粥以后精神大振,就走到一棵菩提树下,那个地方有一个金刚的石头法座。佛陀登上法座开始思惟,回光返照自己的身心世界:我为什么会有身心世界?你从什么地方来?他开始不再顺着因缘走了,开始回光返照,找我们的本来面目。

佛陀从白天到晚上到黑夜一直回光返照,突然间,夜睹明星,朗然大悟。看到星星以后,佛陀真正地开悟成就佛道,他从整个因缘当中的生灭法里找到了不生灭的众生本具的佛性。当然一个人把心带回家以后,他又从家里面再出来,那就不一样:称性起修。他就观察,第一个要度的就是这“五比丘”,因为这五比丘跟他很有缘。他就离开了菩提树走到了鹿野苑,去找之前跟随他的那五个人,跟他们讲四谛法门。三转四谛法门。

初转的时候阿若多,就是憍陈如,第一个成就阿罗汉果。这个阿若多,佛陀就给他一个名称叫“最初解”。什么叫阿若多呢?就是佛陀给他的名称叫最初解,他最初解悟我空的真理。这个就是佛陀征名,征这个“阿若多”的名称。其他的四比丘也都次第地成就,三转以后都成就阿罗汉果,形成最初的僧团。佛陀是佛宝,佛陀最初转的法宝是四谛法门,最初的僧宝就是这五比丘。楞严会上,这五比丘,这五个长老也在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时候佛陀就问这些四众弟子——在家二众出家二众说:我常常跟你们讲四谛法门的时候,说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成就大乘的菩提跟小乘的阿罗汉,主要是被客尘烦恼所耽误。我们的镜子本来是光明的,后来为什么看不清楚呢?不是镜子有问题,是因为上面有灰尘。你只要把灰尘去掉,镜子就恢复它的光明。所以,我们为什么见不到本性呢?因为我们被客尘烦恼所迷惑了、所耽误了。佛陀问当时在众的五比丘:你们当初开悟成就圣道的时候,是什么因缘而开悟的?这里是提出这个问。

寅二、陈那答

【第十四讲图一】

我们看陈那比丘——陈那尊者就是阿若憍陈如最初解的回答。这段回答有点意思,很有道理的。我们看经文: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佛陀就问这些在会的五比丘,你们当初是怎么开悟的?这时候,五比丘之阿若憍陈如就起来对佛陀说:“我今长老”——我今身为僧团之中的长老(因为五比丘中他最早出家的,所以他戒腊最高),在整个大乘的僧团当中,我的功德只得到一个“解”,就是最初解。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阿难尊者好歹也是多闻第一——虽然他是凡夫,但多闻第一。我只得到一个解,我没有所谓的第一,只有一个解,解的名称。我这个解是佛陀给我印证的。我到底是解悟了什么道理呢?他说:其实我就是彻底地解悟客人跟灰尘这两个字的道理,我就成就阿罗汉果了,就破除所有的烦恼了。所以破烦恼是要解悟道理的,是要明白道理的。这以下憍陈如把他自己解悟的道理表达出来。

他说:先解释这个客。什么叫客?世尊!比如说有一个要走远路的客人,他从此方要到达很远很远的彼方去。他到了中途,暂时寄住在旅馆。在旅馆干什么呢?或者住一夜或者只吃一餐饭。吃完、住完以后,这是旅馆嘛,他不能长久住。他又再前进,又再找一个旅馆,又吃一顿饭,又住一个晚上。所以这个“俶装前途”,就是整理行装再前进,不能够长久地安住。“不遑安住”,就是不暇安住。这个客人是一个旅馆住完,再住一个旅馆;一个旅馆住完,再住一个旅馆。但是主人,他就没有必要离开了,也没有所谓的来,也没有所谓的去。

蕅益大师说,这一段的譬喻中这个客人是什么意思?是说,我们众生在三界当中,每一个人都是客人。你看,你今生做一个人,生命长一点,这旅馆住了三天。死了以后来生变一只蚂蚁,几年的寿命就死掉了,时间短。来生变个天人,寿命长。所以我们在流转当中是怎么样?一个旅馆住完,再住一个旅馆;一个旅馆住完,再住一个旅馆。这个叫作客人。所以因缘法就是变化的。不断的变化,这叫客人。但是在变化当中,我们有没有想到有一个不生灭的主人存在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到主人那个地方去呢?有这层意思。所以这个憍陈那尊者,他从客人的旅游当中思惟,原来暂时安住的叫客人,恒常存在叫主人。所以,以不能够安住的、生灭变化的叫作客义。他明白这个客人的道理。这个就是我们的妄想,叫作“客”。

我们再看什么叫“尘”?

客跟尘这两个道理不太一样。古德说这个客,它所形容的是我们一期的生命,是比较大段的、比较粗显的时间。尘是我们心中那一刹那的念头,是比较微细的,心念的刹那。前面是约我们一期的生命,是比较大段的,这个是比较微细的。

我们看什么叫灰尘?比如说“新霁”,就是雨后天晴的时候,你看太阳——清澈的太阳缓缓地高挂在天空,然后这个阳光透过窗户的隙缝,照入到房间里面。透过阳光的照射,虚空中产生很多很多的灰尘的相状,它是上下左右摇摆不定的。但是虚空永远是寂然洁净不动。灰尘存在,为什么没有光明我们根本看不到灰尘呢?这个光明就是我们心中的回光返照。你看我们平常不念佛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有妄想。因为我们跟妄想打成一片,所以你不知道有妄想。你看打佛七的时候,你开始念佛,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哎哟,妄想这么多!那正常,那是你开始回光返照了。所以一定是有阳光照到房间,我们才现灰尘的存在,否则我们平常感觉不出灰尘存在。那么,我们从灰尘的变化当中体验到:哦,我们的妄想是变化的,但是在变化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存在。通过灰尘跟虚空的对比,他就思惟说,寂静的、澄静的叫作虚空;生灭动摇的叫灰尘。憍陈那尊者就是从这一个客人的变化,从灰尘的摇动着眼,把妄想停下来,证得阿罗汉果。佛陀对这样的道理说:如是,正如你所说的这个客尘之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