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小说>净界法师讲楞严经共133单 > 第四十讲(第2页)

第四十讲(第2页)

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若风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这地方也是有两段来破:一、汝衣不动,何因无拂?风既然是从虚空产生,那你就不需要假借衣服的震动,但事实上我们衣服不震动,我们不去拜佛的时候,那为什么没有产生风来吹拂对方的脸面呢?只有我拜下去的时候,才会产生风来吹拂对方的脸面呢?所以既然要假借衣服的震动,就不能说它是从虚空而生。

第二段、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既然虚空是恒常存在,那风也应该经常的吹动才对。既然虚空跟风大是合为一体的,那风没有的时候,有时候是静止状态,风跟虚空是合为一体的,有虚空就有风,有风就有虚空。这样子讲,假设没有风的时候,那虚空也应该要消失掉,因为这两个合为一体,没有风就没有虚空。

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我们在没有风的状态,我们尚且可以感觉得到这时候没有风,但是又有谁能够看到虚空消灭的状态呢?虚空是无形无相它怎么能够消灭呢?假若虚空是有生灭的相状,那它就不能叫虚空,因为虚空是不能有生灭变化的相状才对的。既然名为虚空,它就不能生起风大,因为风大是有来有去,有时候动态,有时候静态,是变化的,但是虚空不能变化。所以你不能够说虚空跟风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说虚空产生风大,这不合理的。因为一个是恒常存在,一个是有来有去,这两个性质是不相符合的。

破从面生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若风大是生自于被吹拂的脸面,跟一个人的衣服有没有震动是没有关系,这个人的脸自己产生风大,跟别人的衣服没有关系的。既然对方的脸可以产生风大,那他的风应该吹到你的脸才对啊!你跟他对面站的时候,他的脸产生风,那他的风应该吹到你的脸才对啊!为什么反过来,你整理衣服的时候,是你产生风去吹到他的脸呢?那跟事实不符。他能够产生风,应该是他产生风来吹你的脸,而我们反过来是我们整理衣服的时候,风去吹他的脸,这跟事实不符。

总破直审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我们应该要很深入的去观察风大从哪里来。比方说你看我们整理衣服的时候,是从我们这个地方生起的。你看你跟他的互动,你在整理衣服,你在拜佛产生了震动,这个脸是对方的脸,虚空是永远寂然不动的,它根本没有在那边流来流去的相状,这三个东西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你的衣服、一个是对方的脸,中间有很多的虚空,那么到底风从哪里来呢?我们可以说风空性隔,风大跟虚空的体性是完全不同的,风是动来动去的,是一个动态的,虚空是永远保持一种不生不灭的相状,而风大是有生有灭的相状。这两个体性根本是相违背的,它既不会互相的掺杂和合,也不可能上下结合,那么风大从哪里来?不应风性无从自有。你不能说这个风是没有因缘自然而生,你不能这样讲。

这地方,在禅宗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公案:六祖大师有一天去参加一个弘法的法会,这时候吹来一阵风,风吹动了幡。有一个禅师说:是风先动,才带动了幡动。另一个禅师说:不对,幡先动,才产生风动。风动产生幡动,或者幡动产生风动,六祖大师说:通通不对,是仁者心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其实这两个人讲话,当然你也可以说他们两个都对,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要分析一个道理给你听听看:

说因为风动产生幡动,他也没有讲错,说幡动产生风动,也没有讲错。错在哪里?诸位你知道错在哪里吗?错在这两个心外求法,他看到生命的现象。六祖大师讲:仁者心动。他看到了整个生命的根源,问题在这个地方。这个都是表相,你心不动,风也不会动,幡也不会动。所以,我们一个人总会习惯说外境跟我内心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遇到了一个逆境,我遇到了挫败,我们的心本身会认为逆境本身是真实的,挫败本身是真实的,我们不认为它是从内心而来,我们不这样认为,所以我们永远没办法改变它就在这个地方。你看我们一辈子有多少痛苦,有多少挫折,我们都没办法改变,因为我们认为它跟我们的心没有关系。所以你不从内心改变,它就永远不断的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一定要去彻底的看到你的生命到底是从哪里而来,你才有办法改变它,否则你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它,你就被它牵着走,你永远是被动。你不了解生命的真相,你就被生命牵着走,它要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你了解生命的真相,是我要怎么样,你自己可以设定一个目标,我希望来生变成怎么样,你变成一个主动。这两个完全不一样,转被动为主动。

你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的道理,那你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那叫做天定胜人,你的生命上天安排的好好的,你一点都没有办法,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是你生命的写照。你了解生命的道理,你是人定胜天,生命是你自己决定的。我希望变成一个极乐世界,我内心当中开始去培养生起极乐世界的思想模式,我开始去愿,产生对净土的信心,对阿弥陀佛的皈依,你的极乐世界就显现了。你了解道理以后,生命是可以规划的,你不了解道理,生命由不得你规划,生命帮你规划,你只好被动的配合。

所以我们讲明白道理跟不明白道理差在哪里?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差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看六祖大师讲仁者心动,六祖大师他开始在主导生命了,讲风动、幡动的人都被生命所主导,差在这里。

壬二、显理性。

【图三】

性体圆融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风大之性,它从哪里而来?它不是从衣服而来,也不是从虚空来,也不是从对方的脸中产生,其实它是从我们一念的如来藏性而来,也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而来,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心性中而来。怎么说呢?因为性风真空,风大之性是本自真空的,它是一个空如来藏,所以我们会觅之了不可得。性空真风在真空的心性当中,又本自具足十法界的染净的风大之性,它是不空如来藏。在一念心性当中具足了空跟不空两种如来藏,在一念心性当中法尔具足,你说它有,你找不到它的存在,你说它没有,它又有这样一种潜伏的功能,存在那个地方。

所以说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本身是离一切相,所以他有无量相的可能性,它不但是有无量相的可能性,而且周遍法界,它周遍整个十法界,它可能会显现出天堂温暖的风,也会显现地狱的暴风。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都在我们心中同时具足。它到底是怎么显现,是好的,是坏的呢?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现。

身为一念心性,它具足这么多无量可能性的风大,它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条件:第一、你内心迷悟的差别。一个不相信因果的人,这风大显现出来就很可怕了,非常可怕!一个相信因果的人他的风大就比较温和,一个能够培养极乐世界心情的人,他就出现极乐世界的微风,你有各式各样的思想,这世间上就出现各式各样的风出来,跟我们内心的迷悟的思想是有关系的。

第二、跟你所造的业力有关系,你有什么思想,遇到什么因缘就会造很多很多的业,这个时候就把你心性当中本具的风大,就把它表现出来。所以佛陀说:阿难!你一个人去震动衣服就有一个处所产生微风出现,假设法界当中都去震动无量无边的衣服,就有无量无边的风在国土当中吹起。所以风大之性是周遍整个世界当中,哪有它固定隐藏的处所呢?你说它从哪里来,它就从法界中来,从无量无边的一念心性中来。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个愚痴的凡夫跟外道,他根本缺乏大乘的观照力,所以心外求法,就把它当做因缘而生,或者自然而有,这都是虚妄的分别计度,只有言说相,没有真实的义理。所以你看,到了大乘的佛法,破因缘、破自然。我希望我们在破的时候,你要知道它所破的不是它的理论基础,是破它的自性执。因为因缘、自然,在日常生活我们有时候也会善巧运用,比方说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佛教没有传到中国之前,华人社会的立身处世之道,其实就是两个观念:一个因缘,一个自然,两种而已。

因缘的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有人跟孔子讲一句话说:孔夫子!我讲实在话,你提倡周礼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合时宜,你不可能成功的。春秋五霸每一个人要的就是把军队弄大,版图弄大,追求的名闻利养,每一个人都想称霸天下,你这种遵守礼法的礼节根本不可能实践。孔夫子说:我知道不能实践,但是我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孔孟之道是强调因缘的,他强调世间上要有所作为。因缘就是有所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你看到整个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它都是从因缘当中去建立他的人生观,有所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道家老庄的思想,是完全相反,他强调无为。你看老庄很强调自然之道,人不要去想那么多,做这些是多余的。他讲出一句话说:天道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天道冥冥当中有它一定的规则,你不要多事,他不会因为尧,一个贤圣的君王出世而存在,它也不会因你一个桀而毁灭。你该怎么样,你就会怎样,你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用的。老庄的思想就是你生命当中只要做一件事情,顺其自然就好。生命的可贵就在于生命的自由自在,你去做这么多事,给自己弄这么多痛苦,结果你也很痛苦,别人也很痛苦。

这两种思想当然在我们华人社会,就构成一个有所为跟无所为的道理。这两个思想你不能说它错,你看我们有时候,你看我们处理人事,你看身为执事,学院出了事情你怎么办?你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有所为,马上办。但是有些事情你不能处理,越处理越糟糕。你干过执事你就知道,有些事情不处理比处理还好,因为时节未到,所以你必须忍而未,待其时也,等待是一个很重要的智慧。因为因缘没有成熟,你越处理,它事情本来是一分变成三分。所以你不要以为无所为不重要,很多观念都在无所为当中,把事情让它自然化解掉。那到底事情是要无所为,还是要有所为?那就是看着办。这两种思想错在哪里?错在心外求法,他们两个没看到生命的真相,是错在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一句话很重要,说你:妙达无生,你讲空也可以,讲有也可以,空有皆是方便。

你今天把《楞严经》读通了,你看儒家思想,看老庄思想,通通是善巧方便。你看顺境的时候有所为,君子要能够把握你的好时机,开创未来,处逆境要安住不动,要以无所为,这个时候少动,多做多错。你身心状态已经不对了,讲实在话,你不要讲话,一个人情况不对了,你讲话就得罪人,少讲话让它这段时间赶快过去。其实你不能说因缘错,也不能说自然错。

所以你看佛陀他诃责因缘,诃责自然,不是诃责这两种善巧方便不对,是这两种人没有看到生命的根源,心外求法产生自性执。你执着一定要因缘,执着一定要自然,是错在你一定要这样做,错在那个一定。

你要知道一切法是无生,有时候因缘,有时候自然,这都是生命的善巧,你就通通是对,对跟错是一念之间。所以你要是会读书的人,你把《楞严经》读通了,世间法就是佛法,你要是不会读书的人,什么东西都是世间法,你讲的话全部都是世间法,跟道不相应。

那么问题点在哪里呢?问题点你要知道生命从哪里而来,你知道这个根本以后,那你在整个生命过程当中,你就知道你有一个目标,在这过程当中,任何人的智慧圣贤之道,都是你一个善巧方便的法门。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根本问题参透,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关键参透了,所有世间的学问你都可以善巧的运用。妙答无生,说空说有皆是方便,说因缘说自然皆是方便。

喜欢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dududu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