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小说>嫁高门(重生) >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第1页)

“不过,说实话,宁国公府同谢府相互制衡又相互倚仗,彼此针锋相对,实际上,也利害相关,唇亡齿寒。”

“我同谢钰没有私交,不过我个人倒是挺欣赏他的。”

沈清嘉点点头,同样家世出众同样年少得志,原是同道中人,难怪会彼此欣赏。

沈清嘉原本只是随意找了个话题闲聊几句,掩饰自己此刻的失落。赵承策这几句话,她似懂非懂,却极为敏锐的抓住了重点。

“你觉得这个线人会是谁呢?”说完,沈清嘉摇摇头,自己补了句:“不可能是扬州知府吧,这样的罪名查出来,知府本人肯定是难逃一死了,扬州府最重要的三个官员,知府、通判和同知,看来线人就在剩下两个人之中了?”

赵承策赞赏的点了点头,他也如此觉得。

看着沈清嘉好奇的神色,又接着为她补充道:“窦玉霄看上去狂放鲁莽,胸无城府,还咋咋呼呼喜欢得罪人,看起来不像是能做线人的人,可难保这不是他故意伪装的面孔。”

沈清嘉接嘴:“你觉得他扮猪吃老虎?”

赵承策不置可否,又评判起另一个人物:“韦永成就更不用说了,这个人也有点意思。此人极不显眼,平素提到他,第一反应都是此人怯弱可欺,可这样一个看起来既无出众能力,也没有显赫靠山的人,却稳稳当当做了这么些年的同知,只能说运气十分好。”

沈清嘉也不傻,同知,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职位,看起来不起眼,实则可以算是扬州府衙的三把手,能坐稳这个位子,韦永成此人,当有过人之处。

最后,赵承策总结了句,“但凡与大局无碍,随他去吧,我与谢钰各有各的选择,一时之间,敌友真的很难说清楚。”

其实只要不是宁王登基,那么宁国公府便不会有严重的危机,若是登基的皇帝头脑稍稍清醒些,就知道让宁国公府和谢府继续这样相互对峙下去,共同矗立于朝堂,才真正有益于大魏朝。

沈清嘉到底不是朝堂中人,对这些信息并没有真的那么感兴趣,她问了这一切,也不过是因为赵承策牵扯其中而已。

听完这些话,确定了赵承策不会有危险,她淡漠的点了点头,不再多问,视线转而斜斜的撇撇向屋檐那只鸟。

一辆马车“咕噜噜”的驶过大街,“啪”的一声,鞭子猛抽马匹的声音,即便是在人潮涌动的街市也格外突兀。

那只闲适的鸟儿,受到惊吓,振翅高飞,从屋檐利落拍拍翅膀,升至天宇,身影逐渐模糊成一个黑点。

沈清嘉下意识的冲那辆马车看去,视线却被街角卖胡麻饼的摊子吸引。

她怔怔的看着那个摊子,一对母女正站在摊前。

胡麻饼味美而价廉,一直到今天都还很风靡。

那个小女孩儿眼巴巴的看向摊子,正扯着母亲的衣袖,目光中的殷切隔着老远仍能戳中沈清嘉的心扉。

那位母亲面露难色,皱了皱眉,摸着女儿的头发,掏出荷包从里面搜搜捡捡翻出几枚铜钱,替女儿买了一张饼。

小女孩接过饼第一口先喂给母亲,小脸上尽显喜悦与孺慕。

这场景勾起沈清嘉深藏脑海的淡淡影子,她不知不觉湿了眼眶。

赵承策其实一直感觉到,自打自己说了,他们要离开扬州之后,沈清嘉的兴致就不大高,他以为,沈清嘉是舍不得故乡

此刻看着沈清嘉微红的眼眶,心里钝钝的疼,然而赵承策没有选择打扰,只是适时的递上一张帕子。

沈清嘉一向很少放纵自己,这一次她也没有让自己软弱太久,也就几息时间,她已经平复心情,至少从外表上看,已神色如常。

沈清嘉对自己的过往一向讳莫如深,此时此刻,她却忽然想要说几句,过去太遥远,想要倾诉,都找不到适当的开场。

良久,她才说道:“你知道吗,从前,我同母亲两个人穷困潦倒,流落在扬州老宅,连温饱都是问题。”

“我那时,在族中亲戚间四处奔走,讨一点残羹冷炙,备尝冷眼。”

“我一直以为自己非常讨厌这样的生活,直到母亲去世。”

“那时,我到了京城,再无衣食温饱之忧,可午夜梦回之际,心头惦念最多的,却是幼时在扬州,母亲省了又省,攒下铜板给我带的梨膏糖,几文钱的东西,粗糙得很。可那时甜滋滋的味道,却一直留在了心里。”

“我多么希望,母亲能活过来,像当年那样,轻轻的抚摸我的头,用她精心省下的钱,给我买好吃的梨膏糖,哪怕代价是我一辈子贫困交加。”

“可无论我再怎么想,母亲永远不会回来了。我可以尝便天底下的梨膏糖,可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了。”

赵承策没有说话,他知道沈清嘉并不需要回应,只是想找个人倾诉而已。

他愿意当这个默默无声的倾听者。

沈清嘉收拾好心情对赵承策道:“走吧,总是要回去的。”

几日后谢钰做出了判决,因为扬州一案牵连甚广,且此中内情,不宜为外人道。

谢钰另立了名目,将知府下狱,择日押解入京,其余人并未牵连。

非常之时,还是要维持扬州平稳运行,其他事宜,还是要交给皇帝圣裁。

这一晚,斜月楼雅间

谢钰同赵承策他们所议论的神秘线人碰面了。

斜月楼闻名的是全鱼宴,用的都是本地新鲜捕捞的鱼,其中最着名的一道菜是鱼脍,将肉质细嫩的新鲜鲈鱼,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色泽如雪,晶莹剔透,再淋上秘制的料汁,直叫人鲜掉舌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