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只是乔泽跟豆豆在办公室里很随意的探讨,并不涉及到更具体的决策。至于两人探讨的内容是否会记录,然后被递交到有资格做决策的人那里做参考,乔泽并不关心。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他甚至都很少去思考跟研究具体的数学或者物理问题。转而开始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或者说思想实验。
比如现实的流动性。
光速的变化可能意味着物理定律本身具有流动性,而不是恒定的。这就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即现实可能并非固化的存在,而是一种流动的、动态的现象或者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在某些宇宙区域中,比如地球附近,某个物理常数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导致物质的状态、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方式都发生变化。
这种情况下,现实本身是否还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还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类对对于物质和实体的理解是否也需要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
甚至以此可以引申出许多问题。比如现在大家所有经历的世界跟五千年前比起来,有哪些具现的不同。
什么是哲学?
最明显的特征大概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都并不会能有一个定论。
只能依靠长久的思考,通过分析和辩论的方式,质疑假设、提出问题,并尝试找到具备一致性和逻辑性的种种可能,也许其中一种就能窥破真相。
说得更简单些,大概就是暂时进入了一种更务虚的状态之中。
比如光速为什么会在逐渐变慢?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之前宇宙中的真空是真的真空?没有任何物质那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谓的真空开始充斥着一些暂时还无法探寻的物质。
这就直接导致光的传播在这一未知介质中变慢?随着的推移,这种未知介质会堆积的越来越多,所以光速也一直变慢。
未来直到这种介质在宇宙空间处于恒定状态,光速也将稳定下来。这种介质也许就是暗物质,又或者其他某种以不明形态存在的能量。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至于如何验证——暂时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
哪怕是粒子对撞机也不是万能的,毕竟从原理上来说,这种所谓的大科学设备,虽然听起来很高端,但实际能力还停留在最基础的大力出奇迹这一最简单的构思。
无非就是把粒子撞碎,撞得更碎,再通过无数的精密传感器来感知微观世界可能存在的一切。这显然太过缺乏想象力。
想要研究那些暂时还看不到的物质需要借助一些更加奇思妙想的方法,至于是何种方法,乔泽觉得还需要长时间的思考。
当然这种思考不一定能有结果。
因为目前发现的种种,甚至已让乔泽怀疑如果宇宙中真有所谓暗物质的话,又或者真空真的在一直被某种不知名物质填充的话,这种物质不一定是由粒子组成的,而是一种全新的、尚未发现的物理现象或形态。
听起来很烧脑,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代科技发展不过几百年,尤其是对于宇宙的认识不过百余年,现在构建的一切哪些是对的,哪些又是错的,还真说不好。
只能等着未来通过更先进的科技手段观察到更多的现象后,然后再来倒推一切可能。而且乔泽觉得起码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数学工具已经足够用一段时间了。
对于乔泽来说,利用这些时间思考一些关乎哲学的问题,设计一、两个能够逻辑自洽的思想实验,其实是件很有意义且颇为有趣的事情。
时间就在西林的平静跟全世界的关注中缓缓过去,正式步入公元2026年1月。
是的,哪怕是西方最重视的平安夜跟圣诞节,都没能让那些重要代表们暂停磋商跟谈判,而是选择留在华夏,努力的推进着一致意见的达成。
只能说大家都很难。
毕竟对于西方人而言,圣诞节就好像华夏的春节那般重要,是团圆、休息跟庆祝的日子。
同理在许多的宣传中,西方文明更重视家庭的交流以及更有温情,肯定是不会让员工在这种节假日加班的。
所以只能说这些被选中并被派到华夏的大佬们是真的很敬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特殊情况下,节假日加加班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