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小说>住首楞严三昧 > 第六十四讲(第1页)

第六十四讲(第1页)

子二、解巾喻悟分三:丑一、喻六解一亡;丑二、喻解结由心;丑三、喻解当次第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四十三页。子二,解巾喻悟。

这一段是佛陀以解开华巾上的六结来比喻诸佛之悟。这一大科,佛陀等于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六根门头当中起观,生起空假中三观,“观相元妄、观性元真”的时候,你要注意理事之间的圆融;理观不要障碍事修,事修也不妨碍理观,是讲这两个相互的关系。前面一科,佛陀是从一个众生在六根当中因为一念的向外攀缘而形成了六个结扣,来说明理事的关系,是从众生的迷位;这以下是从诸佛觉悟的角度来明理事的关系。

这当中有三段:一,喻六解一亡;二,喻解结由心;三,喻解当次第。

丑一、喻六解一亡分二:寅一、立喻;寅二、合法

这是以比喻来解释,当六个结扣解开以后,连一念的妄心也不可得了。我们当初由一念攀缘心的妄动而产生六个结扣,那么六个结扣解开以后,其实一念的妄心也是没有真实体性的。我们前面说“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所以六个结扣解除以后,一念妄心也就没有依止处了。

这当中分两段:一,立喻;二,合法。

寅一、立喻

我们先安立一个譬喻,来解释“六解一亡”。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蜂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这个地方讲到一跟六的相互关系。

从理观来说,六个结扣都是依止一念的妄心而起;但是从事相来说,六结却有它前后的次第。所以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你必定要嫌弃(就是不喜欢)这六结的成就,也就是说,你想要出离这六个结扣,“愿乐一成”,而希望成就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心的真如,那么你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成就呢?这个地方也等于是佛陀问阿难尊者说,这六个结应该怎么去解开呢?问这个问题。

看阿难的回答。阿难就回答说:“此结若存,是非蜂起。”这个宝叠华巾的六结假若还存在的话,那么这六个结扣的次第是历历分明、不可混乱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它有前后的,次第分明的,那么这当中自然就产生了“此结非彼,彼结非此”。也就是说,第一个结扣绝非第二个结扣,乃至第五个结扣绝非第六个结扣,它的次第是分明的。假使如来今天能够以种种的方便(当然这个地方包括了止观的方便),来解除六个结扣,使令六个结扣不再生起,那么这样子就没有所谓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这样的前后差别了。那么结扣解除以后,这个华巾也就不可得了。既然一也不可得,更何况是六的名称呢?

就是说,其实,我们因为一念的妄心而产生了动、静、根、觉、空、灭六个结使,也是因为六个结的相互作用又资持了一念妄心,所以它们两个是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好像我们说,因为有第八识才有前七识。因为前七识不断地作用去熏习第八识,也才有第八识的存在,所以,你把前六识给破坏了,第八识也就不可得。一念妄心跟六结有它们互相依存的关系,这个地方是讲这个意思。

寅二、合法

【图一】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妄不息,劳见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盘,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这个地方就正式地合法。

先总标。佛陀说,“六解一亡”的道理也是这样,当六个结扣被一一解开以后,连一也不可得。因为在一心真如当中是离诸对待的,所以说不能说一二,这个都是戏论。

那么为什么“六解一亡”呢?这个地方佛陀就分三段来说明。

先,先把结扣——众生烦恼的生起次第,先作说明。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众生无始劫以来,这个心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本来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因为迷真起妄而产生一念妄动,一念向外攀缘的妄心就产生一种狂乱。那么这个狂妄的攀缘心以后,产生了三细的烦恼,而产生阿赖耶识的生起,就有所谓的灭结的生起。这是六结里面最微细的。六结生起是由细而粗,最微细的这个“狂乱”就是灭结。

“知见妄”。既然有向外攀缘,就会产生种种的知见。这个知见就包括能见跟所见,有能见的六根,有所见的六尘,能所相互作用而产生了一种微细的俱生法执。这个是空结的生起,这个“知见妄”就产生空结,因为能所的相互的作用。

“妄不息”。因为能所的辗转相续作用,这个“不息”就是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相续,而产生了分别的法执,这个就产生觉结的生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劳见尘”。这个“劳”就是第六意识的思虑。六根攀缘六尘,产生第六意识种种的想象思虑,就产生一种俱生的我执。“劳见”就是根结的生起。根结对应的是受阴,有各式各样的感受。

然后“尘”,尘就是由种种的六根攀缘六尘产生的思虑,引生了分别我执,就带动了种种贪瞋痴的烦恼而造业,最后形成果报。这个是动静二结的生起,也就是色阴的生起。

所以我们知道,整个六根当中的烦恼,是一念的攀缘心的妄动,产生了知见,产生了种种的劳虑,而引生种种的色法,所以这整个五阴也就是一念的妄心生起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有些人在眼睛看虚空的时候,虚空本来没有花,却看到在虚空当中有一些狂妄乱动的花呢?因为他眼睛疲劳。虚空本来没有花,花是他的眼睛自己想象出来的。这意思就是说,“于湛精明,无因乱起”。我们众生本来没有生死,但是我们为什么感觉到真的有生老病死呢?是我们在一念的清净本性当中,因为一念的攀缘心,我们自己把生死给变现出来,就是“生死由心现”。生死怎么来的?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也就是说,整个五阴身心世界,这个六结是“无因”的,是根本没有原因的。

这个地方很重要。如果生死是有原因,那么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因为它是有因嘛!因为生死是没有原因的,所以才可以把它破坏掉。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总有一天可以成佛,因为生死只是一念的妄心自己捏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就是追根究底它的根源。

最后作总结:“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盘,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这个“世间”,指的是有漏凡夫的整个世界,包括山河大地的依报,还有生死的正报。这个是有漏凡夫的依正二报,还有出世间的二乘的涅盘。二乘的偏空涅盘跟众生的生死流转,其实都是一种“狂劳”,就是一个疲劳的眼睛当中虚妄地看到虚空当中现出了种种的“华相”。

“六解一亡”的道理“亦复如是”。为什么六个结扣解开以后,一念妄心也不可得?因为它本来就是虚妄,本来就不真实。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喜欢讲一句话来问所有的修行人,说是:“宇宙无非旅泊,而泊宇中者毕竟是什么人?”他说,一个修行人一定要把这个观念参透了,才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说“宇宙无非旅泊”,我们来三界这一趟,我们都很清楚,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我们一个生命,一定要经历生老病死,没有一个人例外。这一期的生命只是一个过客,好像我们去台中,住三天的旅馆,然后又到其他地方去了。

那么,这样的一个三界的流转,到底谁在流转?“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说,我在流转。没有一个“我”在!其实就是一念的妄心在流转。我们当初的投胎,我们空空地来,其实就是一念妄心投胎嘛。你说你怎么投胎?你就是一念的妄心,然后跑到父精母血里面投胎。你死的时候也是一念的妄心离开嘛,也不可能把世间上的东西带走。

所以,我们来的时候是一念妄心的妄动而来,死亡的时候也是一念的妄心离开,这整个过程也等于是一念妄心的一个带动。你看到什么事情、你做了什么事,都是一念攀缘心的造作!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明为什么“六解一亡”,就是,六根解开了,一也不可得。因为六个结扣本来就是依止妄心而起的,是讲出这个道理。

所以,这个地方的关键点我们要知道,“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盘,皆即狂劳颠倒华相”。这个地方是修止观的关键!所有的修行都要会归到你对治攀缘心,关键在这个地方。

丑二、喻解结由心分二:寅一、正显由心;寅二、指法兴劝

【图二】

这以下就开始说明我们在返妄归真过程当中要注意的事项,以譬喻来解释,解开六结,必须在这六个结的结心当中解开,不能在左右解开,要在结心解开。这当中分两段:一,正显由心;二,指法兴劝。正式地说明解结由心的道理。先看第一段。

寅一、正显由心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阿难尊者明白“六解一亡”的道理,知道整个生死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我们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那么这样子,我们返妄归真的时候,“此劳同结”(这个“劳”就是我们最初的一念的妄动,就是前面的譬喻,就是“劳目”,一个疲劳的眼睛,就是我们最初的一念妄动。前面是根本无明,这个“结”是枝末无明),那么一念的妄心而产生六个结扣,这应该怎么解除呢?提出这个问。

那么佛陀在回答的时候,用譬喻来回答。我们看第一段。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难:“我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地方,佛陀用善巧的譬喻来回答我们怎么样把这个结扣解开。先,佛陀用手把已经打结的这个结扣往左边来拉扯,这个“掣”就是拉扯,问阿难尊者说:我如果把这个绳子往左边拉扯,这样子可以把这个结扣解开吗?阿难尊者说:这样子是解不开的,越拉越紧。佛陀又用手把这个结扣往右边来牵动,又问阿难尊者说:那这样能解开吗?阿难尊者说:往右边牵动也是越拉越紧,也是解不开。

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前面讲到,这个绳子左右相加而产生结扣,表示一个六根、一个六尘。但在这个地方的比喻,左右不是六根六尘。左右,古德说是表示空有两边。我们解释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